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是款非常不錯使用技巧超級簡單的電子版教師課本,它能幫助教師在網上在線上就能進行講解教學,不必擔心沒有課本,還有最全面的教材教學分析提供,有需要的朋友歡迎前來下載使用!
我們的好朋友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友誼的美好,珍惜同學之間的友誼。
2.能理解何為真正的友誼,能夠區分益友和損友。
3.學會結交朋友并維護友情,不做有損友誼的事。
教學方法
1.啟發式、自主學習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準備
1.師制作課件,收集音頻資料;學生課前查找關于友誼的資料。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誼,能夠區分益友和損友,學會結交朋友并維護友情。
2.難點:理解何為真正的友誼,能夠區分益友和損友。
教材分析
1.教材的編排具有開放性、綜合性的特點,以學生的社會生活、學生的發展需要為基礎。
2.關注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典型生活事件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對事件中的問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3.教材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不同領域,展示家庭、學校、社區和家鄉、祖國、世界的聯系。
4.教材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同伴交往”、第二單元“做聰明的消費者”、第三單元“美好生活哪里來”、第四單元“感受家鄉變化關心家鄉發展”。
5.每個單元主題之間密切相連,有機地融為一體。主題內容以多種形式呈現給學生,比如:典型生活事件、閱讀角、交流園、活動園、故事屋、小調查等。
6.這些內容的編排,培養了學生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質。讓學生從課本中學會做事、生活、求知、共處,增強自信,樂于奉獻。
教學總目標
1.了解當地的民間藝術,體會它們對我們生活的意義。
2.引導學生學會結交朋友并維護友情,感受友誼的美好。
3.掌握解決沖突基本方法和技能,學會化解沖突的方法。
4.教育學生與人交往講文明、懂禮貌、守誠信,學習他人的優秀品質。
5.了解民族風俗習慣,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培養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6.培養良好的購物習慣、引導學生辨別商品質量,知道消費者維權電話。
7.讓學生了解生活浪費造成的危害,珍惜糧食,反對浪費,熱愛勞動人民。
8.學會合理消費,提高消費技巧,學做文明的消費者,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9.使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養成良好習慣的小公民。
10.知道工農業生產與人們密切的聯系,了解工農業生產的重要性,知道“中國制造遍”布全球。
11.理解中國以“禮儀之邦”的美譽著稱于世。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要繼承和發揚先輩的優良傳統。
網友評論
支持 (0 )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