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縣地圖全圖高清版是為廣大的用戶朋友提供山東費縣本地的電子高清版地圖,占地地區全覆蓋,位置優越,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資源,也是重要的旅游文化勝地,分布的范圍、路線,都可以在地圖上發現了解。
費縣隸屬于山東省臨沂市,地處山東省中南部,面積1660.11平方公里、人口85萬,是臨沂的衛星城、后花園、水源地、能源基地以及科教重地,還是臨沂城市規劃區的一部分。費縣歷史悠久,上古為東夷之地,春秋稱費邑,戰國改鄪國,西漢始為費縣,是唐代杰出書法家顏真卿的故里,素稱“圣人化行之邦、賢人鐘毓之地”;近代為沂蒙革命老區,膾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調即誕生于此。
- 費縣位于沂蒙山區的中心地區,總面積大約為一千九百零三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占了總面積的百分之七十六,大大小小的山頭有一千四百余座。其地勢成南北和西部高,中間低的形態,由西北向東南方向傾斜。費縣距離臨沂市大約有四十公里,距離青島港大約有二百公里,距離連云港差不多一百五十公里,而距離日照港也就一百公里的路程,所以費縣的地理位置十分的優越。費縣境內的最高點位于其北部的蒙山掛心崛子,而汪溝鎮和臨沂界的山水口則是費縣的最低點了。
- 費縣區位優越,東臨蘭山,西接平邑,南依蘭陵,北沿蒙山自西北至東南連蒙陰、沂南,駐地費城東至探沂等工業重鎮與市區無縫對接,東城新區及經濟開發區緊鄰臨沂西部新城和臨沂北城新區,產業交叉融合,形成商貿物流和工業核心區。費縣交通便利,距連云港、日照港120公里,距青島港200公里;費縣通用機場東距臨沂機場30公里;京滬高速公路、日蘭高速公路、327國道、新石鐵路及魯南高鐵等聯通全國,是臨沂西進通道。
- 費縣春季多風且干旱,夏季悶熱雨量大,秋季干燥,冬季則寒冷,雪量較少,這樣的氣候特征是由于費縣冬季容易受到蒙古高壓的影響,而夏季的大陸低壓的影響比較的顯著,所以形成了費縣春旱,夏澇的旱澇不均勻的現象。費縣主要盛行的是東風和東南風,以春天的鋒利為最大,據統計,費縣的一些局部地區經常會發生暴雨,所以,夏季人們要做好防暴措施。
- 費縣現已發現的能夠利用的礦產資源大約有三十多種,其中非金屬款式的儲量最大,高達二十余種。現如今像是費縣的石灰巖,白云巖,各種石材已經得到了高度的利用。在這里不得不說的就是費縣的石頭了,費縣有金星石,燕子石,天景石等石中珍品,也有著名的費縣石和沂蒙石林,所以費縣素有“奇石之鄉”的美譽。
地形
費縣地形復雜,北面山峰重疊,西面與南面也為山嶺地環繞,東面為較開闊的平原。全縣海拔均在75米以上,最高點為北部蒙山掛心崛子,海拔1026米,最低點在汪溝鎮與臨沂界的山水口,海拔75.3米,平原海拔一般為75至100米,丘嶺海拔100—200米,山地海拔在200米以上。費縣屬低山丘陵區,可分為南北兩地形區域。以浚河、祊河為界,以北為低山區,其面積為772.3平方公里,占縣總面積的40.6%;以南為低山丘陵區,其面為1131.72平方公里,占縣總面積的59.4%。兩個區域地形起伏不平,山丘連綿,共有大小山頭1400個。
地勢是北高、中低、西南次高,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特征是低山地、丘陵地、傾斜的山前平原,海拔由1000米降至300米以上的山地899.55平方公里,占全總面積的47.25%。海拔由300降至120米以上的丘陵地615.1平方方里,占32.31%;海拔由120米降至75.3米的傾斜的山前平原為257.3平方公里,占13.52%,較四周為低;小而淺的洼地為131.8平方公里,占6.92%。比較高的山地主要在北部,丘陵地主要在南部;只有浚、祊兩河北岸至蒙山前狹長地帶和探沂鎮大部為傾斜的山前平原,縣境內以斷裂地貌為主要構造地貌,平原由沖積、洪積而成。自中生代起,因燕山造山運動影響,特別受第三紀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影響,形成若干斷塊山(又叫塊狀山)和個別斷塊盆地等正負地形。
地貌
費縣地貌特征是低山地、丘陵地和傾斜的山前平原。地勢南北高,中間低,西部高,東部較低,呈現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的趨勢。費縣多山,共有大小山頭1400個,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兩個,500米以上的山峰有75(例:鮑家莊白皮崮)。大體上分為南北兩條山脈,北條蒙山山脈和南條尼山山脈。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