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地圖可縮放版是一款能精準的查詢到湘潭所有的地區.地標.景點還有政機關的網絡電子地圖,地圖精確在0.1m之間,能清晰的看見街道.門店等等,是你旅行,出差查詢位置的不二選擇,覺得有需要的朋友們快來極光下載站了解一下吧!
湘潭,湖南省轄地級市,簡稱潭,因盛產湘蓮而別稱“蓮城”,又稱“潭城”。下轄湘潭縣.韶山市.湘鄉市.雨湖區.岳塘區五個縣(市)區,2016年總人口283.8萬。湘潭市總面積5006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168.21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79.2平方千米。湘潭從南朝開始建縣,距今已有1500多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中國紅色文化的搖籃,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譽。“湘中靈秀千秋水,天下英雄一郡多”,湘潭偉人.巨匠燦若星辰——蜀漢名相蔣琬,晚清重臣曾國藩,文化名人齊白石,一代領袖毛澤東.開國元勛彭德懷.著名將領黃公略.開國大將陳賡.譚政等都誕生于此。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底,湘潭市下轄雨湖區.岳塘區.湘鄉市.韶山市.湘潭縣,市政府駐地岳塘區。
位置境域
湘潭位于湖南省的中部偏東地區,湘江下游,地跨東經111°58′—113°05′,北緯27°21′—28°05′。湘潭市東西最大橫距108千米,南北最大縱距81千米;北連寧鄉縣.望城縣.長沙縣,南與衡東縣.衡山縣.株洲縣交界,東接株洲市區.株洲縣,西與雙峰縣.漣源縣接壤。全市總面積50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湘潭市域內為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屬偽山.衡山.涓水盆地相間的盆嶺山系,地貌輪廓是北.西.南地勢較高,有韶峰.褒忠山.昌山.曉霞山四山為主體的中低山環繞;中.東部地勢低平,有湘江和漣.涓兩水為主體的水系分布,全市以“四山一江兩水”為骨架組成了向東北開口的山丘盆地地勢。市區座落于盆地開口處湘江下游的河谷平原上。最高點位于西部的褒忠山,海拔793米。最低點在昭山腳下的金馬洲,海拔30.7米。大致可以分為構造侵蝕低山-丘陵地貌.構造侵蝕剝蝕中低丘陵地貌.侵蝕堆積河谷平原地貌三種地貌類型。
氣候
湘潭市為典型的亞熱帶溫濕氣候區,具有明顯的季節氣候特征: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盛夏高溫,冬季寒冷。據湘潭氣象臺1991~2003年資料統計,年均降水量1425毫米,4~7月降水較集中,期間多有洪水發生,日最大降水量143.6毫米(1998年5月22日),年最大降水量1923.3毫米(1998年),年最小降水量1046.2毫米(2002年)。年均蒸發量1209.3毫米。日最大蒸發量12.6毫米(1995年7月19日),年最大蒸發量1468.4毫米(1992年),年最小蒸發量816.0毫米(2002年)。盛夏炎熱少雨,冬季嚴寒濕潤,極端最高氣溫達41.8攝氏度(2003年8月3日),最低氣溫-12.1攝氏度(1991年1月27日),年均氣溫17.5攝氏度。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東南風。夏季干旱,夏旱平均30天,秋旱平均40天,平均相對濕度80%,無霜期平均300天。
水文
湘潭市屬湘江水系。區內地表水系發育,有涓水.漣水河為主要支流。涓水起源于雙峰縣馬鞍山一帶,河寬70-100米;漣水為湘江一級支流,流經漣源.婁底.湘鄉,于湘潭河口注入湘江;湘江位于市域東部,總體上水流平緩。地表水體較大的有水府廟水庫,是婁底市城區主要供水水源地,也是韶山灌渠的供水地,屬于省級濕地保護區。此外有花石.瓦葉塘.上石壩等小型水庫。
生物資源
湘潭市現有森林植被以人工林為主,樹種類型多樣,用材林有杉木.馬尾松.樟木.稠木.楠木.百樂等16種;經濟林有油茶.油桐.棕.烏桕.桑.茶葉.桃.李.梅等15種;引進樹有濕地松.國外松.火炬松.水杉.池杉.意大利楊.黑荊等。農作物資源豐富,可供栽培的糧食.油料.纖維及其他經濟作物上千種。湘潭縣的“寸三蓮”.市郊的寸辣椒.矮腳白菜.項蓬長冬瓜等都比較出名。養殖的主要經濟魚類達到40多種,畜禽中的沙子嶺豬.壺天石羊為優良的地方品種。
人口
截至2018年底,湘潭市常住人口286.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80.2萬人,城鎮化率62.9%,比上年末提高0.9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3.2萬人,出生率11.0‰;死亡人口1.9萬人,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長率4.3‰。0-15歲(含不滿16周歲)人口47.6萬人,占常住人口的16.6%,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16—59歲(含不滿60周歲)人口177.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62.1%,下降0.5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61.0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1.3%,提高0.3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8年,湘潭市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131.8億元,比上年增長3.2%。其中,農業增加值69.5億元,比上年增長2.9%;林業增加值8.9億元,增長1.0%;牧業增加值37.9億元,增長2.8%;漁業增加值8.7億元,增長3.5%。2018年,湘潭市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87.8千公頃,比上年下降6.7%;油料種植面積22.9千公頃,增長13.0%;蔬菜種植面積51.9千公頃,增長3.2%。全年糧食總產量130.4萬噸,比上年下降6.7%;油料產量增長11.3%;蔬菜產量增長3.3%;豬.牛.羊肉類產量下降0.2%;禽蛋產量下降0.7%;水產品產量增長0.7%。
第二產業
2016年,湘潭市全部工業增加值932.1億元,比上年增長7.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4%。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非公有制企業增加值增長7.3%,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79.7%。高加工度工業增加值增長4.0%,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49.4%。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6%,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24.4%。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工業增加值增長8.4%,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78.8 %。
第三產業
2018年,湘潭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0.1%。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投資下降40.0%;非國有投資增長39.5%。分投資方向看,民生投資增長4.2%;生態投資增長12.9%;基礎設施投資下降34.0%。2018年,湘潭市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38.8%。其中,住宅投資增長62.1%。商品房銷售面積436.1萬平方米,增長20.0%。其中,住宅銷售面積386.5萬平方米,增長16.4%。商品房銷售額232.7億元,增長33.6%。其中,住宅銷售額201.2億元,增長30.8%。
科技事業
截至2018年底,湘潭市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5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 1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3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3家;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1家,省級雙創示范基地7家。全年專利申請量5436件,增長20.2%;授權量2972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2437件,增長12.1%;發明專利授權量647件,增長12.1%。全年共取得省級以上科技成果115項,共簽訂技術合同439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33.7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730.3億元,增長12.0%。
教育事業
湘潭教育具有良好的歷史傳統,基礎教育發展較好,全市共有小學481所,普通中學181所,其中湖南省示范性中學達11所。同時湘潭也是湖南省高等教育副中心,有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大學分校(在建)及湖南科技大學等8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學生數達12.6萬人。此外,全市還有各類科研機構97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達13萬余人,每萬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數.每萬人專利申請量和每萬人專利持有量均居全省第二位。
社會保障
2018年,湘潭市新增城鎮就業6.4萬人。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56.2萬人,其中參保職工33.8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22.5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20.7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8.0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17.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33.5萬,參加工傷保險人數42.4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24.4萬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7494人。
城鐵和高鐵
長株潭城鐵于2010年6月開工,在湘潭境內設昭山,荷塘,板塘,湘潭四站,已于2016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2010年3月26日開工建設的滬昆客運專線鐵路通過雨湖區,湘潭縣,韶山市,湘鄉市,并在雨湖區響水鄉與韶山市永義鄉設湘潭北站與韶山南站,遠期還可能引入渝廈高鐵。其中湘潭北站定位為具備始發站功能的長株潭中心站,按3臺7線.站房1.2萬平米規模建設,長沙地鐵3號線也將延伸至湘潭北站
名優特產
檳榔作為一種食品,已在湘潭生根發展達四百余年的歷史,據《湘潭市志》介紹:1650年(順治六年)正月,清兵在湘潭屠城九天,縣城人口數萬,所剩戶不上二.三十,人不滿百口。有一位姓程的安徽商人,得一老和尚嚼檳榔避疫之法收尸凈域,從此嚼檳榔習慣也就陸續延續下來。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湘潭大疫,湘潭城內居民患臌脹病,縣令白景將藥用檳榔分患者嚼之,臌脹病消失,爾后原患者常嚼之,以致使未患者也隨嚼之,久而成習。由此,湘潭檳榔逐步得到發展。檳榔作為湘潭地區市場中重要商品的地位,檳榔攤遍布大街小巷。歷史上檳榔制作以家庭作坊加工,少量制作的生產方式為主,20世紀90年代后,開始出現以現代技術生產包裝的大規模生產的檳榔企業,例如小龍王.賓之郎.胖哥.友文.皇爺等。機械包裝制品漸漸勝過手工包裝,占據市場主體,而且湘潭檳榔逐漸滲透到湖南省內其他地區乃至國內其他城市。
風景名勝
湘潭旅游景區基本上形成了三大板塊:以韶山為代表,以彭德懷紀念館為主要組成部分的紅色旅游;以湖南水府旅游區為代表,以湘潭農博園和昭山風景名勝區為重要組成部分的綠色山水旅游;以齊白石為代表的歷史文化旅游。三大板塊構筑了湘潭旅游的大框架,特別是紅色旅游
網友評論